佛山市禅城区争创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工作意见

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,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。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,加快集聚适合禅城产业发展的高、新、尖、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,助力我区转方式、调结构、稳增长、促发展。根据国家、省、市有关人才工作要求和区委、区政府的决策部署,制定本工作意见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围绕营造更优的宜业宜居环境,以高端人才促产业高端发展,以人才集聚促总部经济集聚,以推进佛山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,以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契机,建立集聚高层次人才体制机制,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提升禅城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。

二、总体目标

通过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、培养、保有、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,建立有更强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机制,致力于集聚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,打造具禅城特色的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。到2019年,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件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2.8%;引进培育省级创新创业团队5个,引进培育省级创新创业人才7个,聚集“千人计划”专家6个,聚集“万人计划”专家5个,引进博士硕士1400 人,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8200人,拥有博士后工作站、分站及创新实践基地27家,拥有院士(本地院士、双聘院士、院士培养对象)工作室13家;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30%,培育企业家人才“提升工程”:领袖型10名,科技型20名,青年企业家 100名。

三、工作措施

(一)强化人才引进。

1.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。

(1)根据禅城产业发展需求,出台创新驱动领军人才(创业领军人才、重点创业团队、创新领军人才、领军孵化人才)的扶持办法。

(2)贯彻落实《佛山市禅城区人才政策若干措施(禅三十八条)》精神,扩大政策覆盖面,对我区重点产业和医疗卫生、教育、文化体育、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给予政策扶持,我区医疗卫生、教育、文化体育、社会工作等领域机关事业在编人员不纳入扶持范围。

2.大力实施“金禅计划”。

(1)推进落实科技创新项目引才,利用科技创新资金,引进重点项目带动优秀人才集聚,引进优秀人才带动项目落地,依托引进的重点项目,对项目重要人才给予政策支持,促进产业与高端人才良性互动。

(2)实施“禅城才智商贸对接海外行”,巩固发展与美中人力资源协会合作,拓展北美人才交流中心、旅英中国工程师协会等合作平台,把引才揽智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,有计划开展国际才智、商贸对接交流活动。

(3)实施“禅城揽才高校行”,瞄准重点产业、重点项目,巩固深化与国内人才聚集地城市重点高等院校合作,开展靶向性高等院校优秀人才引进。

3.打造“禅城周”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品牌。

(1)按照社会化、市场化、多元化的原则,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与区、镇(街道)、园区合作举办各类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大赛,为各类创新创业者提供平台,营造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,增强禅城聚才效应。

(2)通过投融资对接会、载体洽谈等一体化精准对接活动,确保项目在禅城落地,对落户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5~20万元的创业资助。

(3)区、镇(街道)两级财政引导,社会参与,建立一批天使基金、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、风险投资基金,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。

(二)注重人才培育。

4.加强创新人才培育、评选、评价。

(1)重点培育本地一线创新型科研人才,扶持创新人才,建立创新型人才及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。制定出台《佛山市禅城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》,对我区杰出人才、创新领军人才、创业领军人才、创新青年拔尖人才、创业青年拔尖人才予以扶持。制定《佛山市禅城区培育社会工作人才扶持办法》,对社会工作人才予以扶持。

(2)开展“通济科技奖” “金禅系列奖”优秀科研团队、“双创”领军人才评选活动。

(3)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,在实行和优化“专家评审制”的同时,以用人主体认可、业内认同和业绩薪酬为导向,创新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,强调注重凭能力、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;对于业绩突出的“三无”人员,以及偏才怪才,采用社会评价与市场评价相结合,以实绩论英雄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
5.推进“禅城大工匠”工程建设。

(1)大力宣传“工匠”精神,塑造广大从业人员“工匠”情怀。举办工业制造类、服务类和传统技艺类为主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,对获奖选手在入户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。

(2)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,引导高素质技能人才追求技艺卓越的“工匠”精神;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向“工匠”的培育,率先在全国实行对培育(引进)高技能人才的院校(中介机构)实行奖励,对高技能人才给予个人社会保险补贴。

(3)建立“工匠”工作室,扶持一批技艺精湛、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,发挥在技术攻关、技术创新、技艺传授和实现绝技绝活代际传承的作用,不断传承和弘扬“工匠”文化,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给予新建“工匠”工作室一次性奖励补助5万元。

6.加快创办禅商学院。

(1)强化政府引导,立足产业需求,建立社会化机构承办运营机制,搭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互动平

台,区财政每年扶持禅商学院100万元,连续扶持三年。

(2)依托禅商学院,与国内外知名商学院合作,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、学者进行专题授课,实施四项人才提升工程:一是实施企业家提升工程,建立企业管理精英人才库,组织区内企业家赴海内外研修培训;二是实施“创二代”提升工程,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,开展立足禅城本土企业“创二代”接班需要的精英课程培训;三是实施科技领军人才提升工程,建立企业科研精英人才库,遴选一批具有科研实力和创新带动能力的科技研发人员,组织到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研修培训,进行重点扶持培养;四是实施电商人才提升工程,立足禅城电商产业发展实际,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、创业培训,着力培育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,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机制。

(三)提升人才发展平台。

7.建企业人才发展平台。

(1)推进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,引进一批国际高端猎头、教育、培训、测评、咨询、流程外包等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进驻园区;强化产业园集聚产业、拓展服务、孵化企业、培育市场四大主要功能,把产业园打造成集专业化、信息化、规范化、国际化于一体,辐射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人力资源超市。

(2)深化“政校行园企”人才科技交流平台建设,建立政府、高校、行业、经济(产业)园区和重点企业多层次、多渠道合作,在人才引进和培养、科研项目对接和科技研发、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,形成“政产学研”良好合作局面。

(3)加强与佛山科技学院合作,利用佛科院建设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,吸引创新人才集聚禅城;鼓励佛科院根据本地重点产业发展需求,为禅城专题培育高层次人才。

(4)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,对新认定为区级、市级(立项)、省级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,分别一次性给予 50~350 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。

(5)推进高校禅城研究院建设,加强政府与重点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吸纳、集聚社会科研人才,增强区域科研创新原动力;支持企业在海外收购、设立研发机构,直接吸纳世界一流研发人才和技术。

(6)加强博士后相关平台建设,推动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加大政府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分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资金投入,提升新设博士科研工作站(分站、实践基地)建站启动经费、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经费、工资外津贴、配偶不随调津贴、出站留禅工作博士后安家补助各项待遇、经费扶持标准;博士科研工作站启动经费由原来40万元提高到80万元,分站、创新实践基地由原来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,博士后工资外津贴由原来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。

(7)加强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”建设,提高研究生来我区实习的补助标准,硕士由原来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500元,博士原来每月2500元提高到每月4000元,吸引更多高校研究生聚集禅城。

(8)建立留学生回国创业基地,加大财政投入,利用经济(产业)园区等现有资源建立“留创”基地,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、引进留学生创业项目。

(9)建立企业高层次人才交流网络平台,利用互联网对人才资源进行分类集中管理,开展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交流,实现开放共享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信息服务。

8.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。

(1)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和扶持,以创业带动就业,支持创建一批创业孵化基地;联合省、市在禅城建立国家级的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——“佛山(禅城)创业孵化基地”。

(2)加大对各类孵化基地的扶持力度,着力打造“创客之城”,推进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建设,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来禅城创新创业。给予市级示范基地奖励补助30万元,省级示范基地50万元,国家级示范基地100万元。

(3)建立“互联网+双创大数据平台”,健全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,把创新与创业、线上与线下、孵化与创业相结合,增强高新技术项目、创业人才、创业资本的聚集地和辐射源。

(四)优化人才保障。

9.加强优先人才保障体制、机制建设。

(1)健全人才优先投入机制,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,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投入力度,保持人才投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。按照区、镇(街道)两级 1:1.25 的匹配机制,设立各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,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、重点工程的实施。

(2)建立“政府+社会组织+市场主体”多元化投入机制,实现资源、资本和要素集聚效应最大化。构建“政府扶持+企业债券融资+上市融资”金融体系,通过政府给予补贴、奖励、政策支持等形式,对企业上市、融资给予奖励补贴,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才发展。探索科技研发投入改革,利用政府投入科技研发资金的引导功能和杠杆效应,撬动银行、保险、天使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,培育科技含量高、创新能力强的先导性企业,带动禅城产业转型升级。

(3)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,设立创新人才工作专职运作机构,明确工作机构职能任务,配备、配强人才工作队伍力量,保障各项人才工作的落实。

(4)建立镇(街道)人才工作评价、考核、激励机制,实施镇(街道)人才工作“一把手工程”,落实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投入与专责人员配备,强化服务企业与人才的工作效能。

10.加大人才服务力度。

(1)强化人才工作“一门式”服务,将全区各职能部门涉及人才子女入学、人才引进、外国人就业、人才公寓申请等人才服务事项纳入区“一门式”办理,提高人才服务效能。

(2)组建人才服务团,由政府各职能部门、镇(街道)指定人才服务专员,为人才提供入户、子女入学、入住、咨询等个性化服务。

(3)实施高层次人才“金禅卡”服务,持有者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、医疗优质服务、子女入学自主选校、免费享受体育健身活动。

(4)建立人才“绿卡”制度。对非禅城户籍产业领军人才,在购房、购车、子女入学等方面可享受禅城区户籍人员待遇,并为其提供一系列生活工作便利。为外籍产业领军人才提供入境和停居留便利,持人才绿卡可办理2~5年长期居留证件。充分发挥R字签证(人才签证)政策作用,扩大R字签证申请范围,支持佛山地区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禅城创新创业。

(5)成立专业人才协会,构建高层次人才、专业人才学术交流、娱乐活动平台,营造禅城聚才、留才良好氛围环境,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宿感、成就感。

(6)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,在行业协会(商会)、经济(产业)园区建设人才服务工作站,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推动人才服务向一线延伸。

(7)推进现代产业社区建设,为各类人才在生产、生活上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。

(8)推动成立佛山市博士俱乐部,为博士提供学术交流、身心健康活动场所;拓宽跨领域、跨专业信息交流渠道,举办高端学术技术论坛。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贯彻落实《广东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》精神,成立由区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。

成立禅城区争创创新人才集聚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,领导和统筹示范区建设工作。建立区五套班子领导联系高层次创新人才机制,每季度一次主动上门了解、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遇到的问题,密切党委、政府与各类人才之间的联系,增加党在各类人才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。组建区、镇(街道)人才工作专职机构,将人才工作职责列入相关职能部门“三定方案”。

组建区人才发展研究机构,主要负责对我区人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,探索、研究人才工作的发展趋势;研究人才政策和措施,交流人才研究课题成果。建立科学高效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强化职责和协调配合,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。

(二)完善责任考核。

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,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,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、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。

(三)营造良好环境。

加强科学人才观的宣传和政策舆论的引导,大力营造尊重人才、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,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,待遇适当、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,公开平等、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。多层次、多渠道宣传禅城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环境,打造“人才聚宝盆”品牌。